用户4128404569570
肇庆市财政收支情况(2024年及2025年动态)
一、2024年核心数据
1. 财政收入
- 一般公共预算收入:188.95亿元,同比增长 7.0%(税收收入79.81亿元,增长2.5%),增速高于全省平均(粤东西北地区财政增收典型)。
- 区县分化:
- 高要区(40.19亿元,+18.5%):工业技改(增长25.7%)、先进制造(计算机通信业+15.3%)驱动,成为全市唯一超40亿区县;
- 四会市(31.10亿元,+2.2%):依托大旺高新区电子信息产业,虽增速放缓,但总量稳居第二;
- 端州、鼎湖、德庆:收入超10亿元(端州15.81亿,鼎湖10.93亿,德庆10.32亿,德庆下滑0.8%);
- 山区县(怀集9.25亿、广宁8.92亿、封开8.50亿):怀集(+15.0%)、封开(+13.5%)增速亮眼,广宁(+5.5%)需加强产业培育。
2. 财政支出
- 一般公共预算支出:417.59亿元(与上年持平),民生类支出占77.5%(323.75亿元),重点投向:
- 教育医疗:支持义务教育提质、县域医共体(如怀集县医院扩建,农村医保补助全覆盖);
- 乡村振兴:推动“土特产”产业化(德庆贡柑、高要预制菜产值超百亿),农村居民收入增长4.3%(快于城镇3.1%);
- 产业基建:投入肇庆新区、广佛肇产业转移园,拉动工业投资增长0.9%(制造业投资+5.4%),固投降幅收窄至3.5%(前三季度-6.0%)。
3. 收支平衡与金融
- 收支差额:-228.6亿元(2023年-240.3亿,收窄11.7亿),通过 上级转移支付(粤东西北均衡性转移支付)、 专项债券(2024年发行超50亿元支持基建、产业)补足,债务风险可控(存贷余额分别增长6.0%、6.9%)。
二、2025年第一季度进展(截至4月)
- 收入增长:合计 51.57亿元,四会(8.76亿)、高要(7.94亿) 领跑(靠近佛山,承接产业转移,规上工业增加值+3.4%),广宁(山区县,40余万人)财政收入居第三(超端州、怀集),展现县域经济活力(如林业深加工、新能源配套)。
- 支出重点:聚焦 “开春即开干”项目(基础设施、民生工程),提前储备“百千万工程”资金,支持镇域产业(鼎湖文旅、封开渔业升级)。
三、特色与趋势
1. 产业-财政联动:
- 高要、四会以 先进制造、电子信息 为核心(如四会电子元器件产值超200亿),税收贡献超40%;
- 山区县挖掘 “生态+”经济(怀集农产品加工、广宁竹产业,封开渔旅融合),逐步破解税源单一(如封开2024年渔业产值增长12%,拉动税收+13.5%)。
2. 民生优先与效率提升:
- 民生支出占比超77%(教育、医疗、养老全覆盖),同时 压缩一般性支出(2024年“三公”经费下降8%),通过审计整改(2023年资金沉淀问题整改率超90%)优化预算执行。
3. 区域协同与挑战:
- “广佛肇”协同:承接佛山产业转移(如三水-大旺产业合作区),2024年工业技改投资+25.7%,未来需深化“飞地经济”财税分成机制;
- 房地产与消费:2024年商品房销售降幅33.9%(仍处高位),需通过 以旧换新、购房补贴 激活市场,带动建安工程投资(2024年降幅收窄至1.4%,2025年目标转正)。
四、权威数据支撑
- 2024年全局:广东省政府《2024年肇庆市经济运行简况》(税收、支出结构、GDP联动);
- 区县明细:搜狐网《肇庆各地财政收入排行》(高要、四会等区县增速、总量);
- 2025年动态:抖音图集(第一季度区县收入,反映区域经济活跃度)。
总结
肇庆财政以 “产业强基、民生兜底、区县共进、协同发展” 为路径,2024年通过工业升级(先进制造+3.4%)、民生投入(77.5%占比)、债券撬动,实现收支结构优化。2025年需:
- 壮大 高要预制菜、四会电子信息、广宁林业 等“拳头产业”,提升财政自给率(目标2025年一般公共预算收入超200亿);
- 深化 “百千万工程”资金整合(镇域经济专项+乡村振兴衔接),推动怀集、封开等山区县“生态富民”;
- 强化 预算绩效管理(全流程监控,提升资金使用效率),为“绿美肇庆”“制造业当家”提供更坚实财政保障。
(数据截至2025年5月,具体以肇庆市财政局年度报告为准。)#财政数据# #全国财政收入# #肇庆# #地方财政# #财政收支# #年度财政# #云浮市预算# #肇庆城市规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