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驱动,未来领航,科技赋能产业变革关键词解析

肇庆 更新于:2025-07-19 23:01
  • 星夜之北
    #分享城市新鲜事#
    端州,坐拥肇庆千年古城的核心,从未停止书写她独特的篇章。这方土地,以星湖潋滟为砚,以鼎山苍翠作笔,将自然造化与人文积淀晕染成一幅流动的画卷。

    山水为墨:星湖与鼎湖的诗意栖居

    端州的心脏,是七星岩。七座翠峰拔地而起,星罗棋布于浩瀚的星湖之上。水作青罗带,山如碧玉簪,蜿蜒栈桥入水,连接岛屿亭台。徜徉在环湖绿道上,白鹭如飞雪掠过波光粼粼的水面,水杉倒影在碧波中随四时轮转。这份宁静,是城市对自然最慷慨的馈赠。远望鼎湖山如一道苍翠的屏风拱卫端州西境,云雾缭绕间千年古刹庆云寺若隐若现,其氤氲山水灵气,更成为肇庆天然的“城市绿肺”与精神家园。

    砚都文脉:千年古城的文明胎记

    宋城墙是端州最坚韧的肌理。经历沧桑变幻,至今仍保留千余米城垣,包裹着市井烟火。披云楼屹立如故,城墙之下,“丽谯楼”拱宸门巍峨矗立,昔日“岭表南来第一州”的雄风依旧可感。夜色中,灯光勾勒出古砖轮廓,墙下夜市与茶寮交织,古意今情于无声处交融碰撞。

    然而,端州的灵魂印记,深深烙印于一方名砚——端砚。砚石出自羚羊峡畔斧柯山,质地温润细密如婴孩肌肤,研墨无声贮水不耗,墨香千年未散。城中端砚文化村与各大博物馆,珍藏万千名砚珍品,每一块石上的云纹或石眼,都是大地亿万年的低语。刻刀下飞鸟鱼虫跃然而生,文人墨客在此重见古意新生——端砚已非简单文房工具,它浓缩着千年士大夫的精神追寻与匠心传承,滋养着这座城市绵延不断的文脉泉源。

    烟火人间:西江馈赠的市井暖意

    西江如一条活力动脉,自端州穿行而过。古时百舸争流,漕运繁华;如今码头虽已蝶变,江堤沿岸却焕发新生。滨江公园成为市民生活延伸带,晨光熹微时的太极身姿、黄昏向晚处的渔舟唱晚、入夜华灯下的烟火排档,都在大江的幕布上演绎着人间温暖画卷。大排档里“文㞧鲤”的鲜香与裹蒸粽的粽叶香气纠缠弥漫,这些源自乡土的美味,承载着西江水土的深情馈赠。

    砚池新波:古城的当代书写

    深厚的积淀非但不是负担,反而成为端州破浪前行的文化内核与动力。肇庆正用心雕琢这片“山水名片”:环星湖栈道系统如绿色纽带,串联起自然美景与现代生活方式;宋城墙的活化保护工程让古老砖石焕发新生;端砚文化创意产业园的兴起,则为传统工艺注入科技手段和当代设计。

    城市骨架也在向西江两岸舒展,“东进南拓西联北融”发展战略推动着城市品质的跃升。一批高新技术产业园区落子生根,端州积极加入粤港澳大湾区的协同发展,昔日岭南重镇以砚台的坚实与江湖的包容,拥抱时代新潮。智慧城市建设初显成效,“数字肇庆”正改善着端州人的生活细节,千年古城亦融入时代发展轨道。

    当夕阳余晖浸染宋城砖墙,当星湖灯火倒映水中,肇庆端州,始终以千年不变的砚池气度,容纳江湖的万千气象。她静默如墨,深沉如石;她温润如玉,又浩荡似江。在这片土地行走,触目所及是山水写意,心中所感是千年文脉,转身望见的是大江奔流向海的辽阔——这是端州独有的韵律,在砚池墨色与山水新韵之间,她续写着岭南古城的永恒故事。
    举报

你的回答

单击“发布您的答案”,即表示您同意我们的服务条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