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读|推进精神文明建设,肇庆打造“我们的节日”品牌活动

肇庆 更新于:2025-10-30 10:59
  • 手机用户3700532953丸

    视频加载中...

    (亲恩如山——肇庆市“我们的节日.重阳”主题宣传视频,时长共2分02秒)

    亲恩如山——肇庆市“我们的节日.重阳”主题宣传视频

    金秋十月,情暖砚都。2025年“我们的节日·重阳”全省重点示范活动在肇庆鼎湖山景区隆重举行,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弘扬尊老爱亲传统美德。

    今年,省文明办把这一全省性的示范活动放在肇庆举行,正是看中肇庆在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推进精神文明建设方面的扎实基础和创新实践。这既是对肇庆精神文明建设工作的充分肯定,更是对其持续深化文明培育、文明实践、文明创建的极大鼓舞。

    在这场以“情暖重阳 登高问鼎”为主题的活动中,我们看到的不仅是一场传统节日的盛会,更是一座“全国文明城市”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思想保证和精神力量。

    2025年“我们的节日·重阳”全省重点示范活动在肇庆鼎湖山景区举行。 南方+ 卢逸轩 拍摄

    以节载道,传承传统美德的时代新韵

    重阳节,自古承载着尊老敬老、登高祈福的文化内涵。肇庆以“情暖重阳 登高问鼎”为主题,在鼎湖山主会场策划六大系列活动,通过文艺展演、趣味登高、关爱服务、文化体验、主题快闪、创意祈福等形式,不仅延续了传统节俗,还赋予其新的时代生命力。

    这一系列安排,正是肇庆积极振兴传统节日的缩影。今年以来,肇庆主动作为,成功策划并举办了一系列有特色、有影响的大型活动,逐步构建起“我们的节日”品牌体系。春节期间举办的广府文化庙会,通过打造“穿越时空”的节日场景,将传统民俗与现代文化体验完美融合,为广大市民游客提供了一场文化盛宴。5月初举办的端砚文化嘉年华暨伍丁诞系列活动,以文商旅融合发展的思路丰富了文化业态,进一步擦亮“中国砚都”品牌,有效提升了城市文化品位和影响力。

    2025年广府文化庙会。 南方+ 卢逸轩 拍摄

    与往年相比,2025年重阳活动不仅规模更大、内容更丰富,体现了肇庆在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上的深入思考。活动采取“主会场示范+系列推广”模式,除了鼎湖山主会场活动,肇庆七星岩景区、四会贞山旅游度假区、肇庆新区砚阳湖公园以及各县(市、区)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所、站)均设立分会场,实现市、县、镇、村四级联动。

    鼎湖区融媒体中心记者 赖超 摄

    更为重要的是,肇庆在打造节日品牌的过程中,始终注重传统与现代的融合、文旅体商的结合。重阳节主会场活动,不仅体现对长者的崇敬,还发布“肇庆市10件敬老爱老实事”,将节日仪式转化为实实在在的惠民举措。在全国第十五届运动会即将开幕之际,肇庆以重阳节为载体举办“登高问鼎”活动,为迎接体育盛会营造了浓厚氛围。重阳节主题活动设在鼎湖山景区举行,吸引大量市民游客参与其中,也充分带动当地景区门票、周边住宿、餐饮,特产销售等一系列消费。

    重阳节当天,吸引众多市民群众“问鼎祈福”。 南方拍客 梁剑 供图

    这种全域覆盖、多点开花、多元融合的组织形式,让传统节日真正“活”了起来、“热”了起来,让城市人气“旺”了起来、消费“火”了起来,也正是肇庆“我们的节日”品牌能够持续焕发生命力的关键所在。

    以文聚力,拓展文明实践的惠民路径

    重阳活动的成功举办,离不开肇庆多年来构建的完善文明实践体系支撑。2025年以来,肇庆各地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所、站)呈现出蓬勃发展的良好态势,成为传播科学理论、培育时代新人、弘扬时代新风的重要阵地。

    在端州区,“文明夜市+青年夜校”系列活动在星湖一方广场定期举办,将文明创建与夜间经济、青年发展有机结合,为市民提供了兼具文化味与烟火气的夜生活场景;在高要区,全面推广的“文明积分制”激发了村民参与文明建设的热情,“攒积分、比文明”已成为乡村新风尚;在鼎湖区,依托“粤居码数字门牌”平台搭建的“文明实践积分”平台,实现了线上线下联动激励的创新突破……

    鼎湖区融媒体中心记者 赖超 摄

    截至目前,全市已建成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所、站)1674个,构建了覆盖全市县、镇、村三级的新时代文明实践阵地网络,并延伸打造了新时代文明实践点163个。

    同时,肇庆积极链接省级资源、下沉市级资源、整合县级资源,推进高校、文明单位等结对共建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所、站)。目前,华南师范大学结对共建了肇庆市8个县(市、区)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495个县级以上文明单位全部结对共建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所、站),开展了多样化的结对共建活动,实现资源共享、优势互补、效果叠加。

    肇庆高新区举行“我在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过重阳”系列活动。文明肇庆供图

    这些实践阵地不仅是理论宣讲的课堂、文化活动的舞台,更是服务群众的前哨。“我在文明实践中心过佳节”系列活动贯穿全年,在各大传统节日营造浓厚的节日氛围,形成全域呼应、全民参与的生动局面。

    值得一提的是,肇庆在推进文明实践过程中,注重与“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工程”、绿美肇庆等中心工作深度融合。全市104个文化站全部达到省一级文化站以上标准、1210个行政村(社区)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实现提质增效,达标率达78.11%。

    这些基层文化阵地的提质升级,为文明实践活动的开展提供了坚实基础,也让精神文明建设的成果真正惠及广大基层群众。

    以德润城,筑牢城市发展的精神根基

    重阳活动中,为肇庆获得全国“敬老文明号”、全国“敬老爱老助老模范人物”的单位和个人颁奖环节,为金银婚夫妇颁发纪念证书等温馨场面,充分展现了肇庆“好人”辈出、志愿服务蔚然成风的文明气象。这正是肇庆多年来持续深化公民道德建设、厚植道德土壤的必然结果。

    荣获“广东好人”称号的“肇庆好人”们。文明肇庆供图

    数据显示,截至目前,肇庆市已成功培育“全国道德模范提名奖”3名、“中国好人”17名、“广东省道德模范及提名奖”4名、“广东好人”99名、肇庆市道德模范及提名奖126名、“肇庆好人”953名,形成了规模可观的“好人集群”。这些先进典型通过“肇庆好人宣讲团”“网上好人馆”“好人长廊”等渠道广泛宣传,营造了见贤思齐、崇德向善的浓厚氛围。

    鼎湖区融媒体中心记者 赖超 摄

    在志愿服务方面,肇庆实名注册志愿者总数已超过97.3万人,占常住人口比例24.1%,志愿服务时长位居全省第二。“红马甲”成为城市靓丽风景线,“邻里守望”“四点半课堂”等志愿服务项目惠及百万市民。特别值得一提的是,肇庆创新打造的“好人帮好人 模范助模范”志愿服务品牌,累计慰问帮扶生活困难的身边好人、道德模范近百人次,真正实现了“德者有得、好人好报”的价值导向。

    这种文明风尚的培育,为肇庆高质量发展提供了强大精神支撑。在今年召开的全国精神文明建设表彰大会上,肇庆市及下辖四会市、德庆县顺利通过复查,确认保留全国文明城市荣誉称号;全市8个村镇、7个单位新入选第七届全国文明村镇、文明单位;1户家庭、2所学校新入选第三届全国文明家庭、文明校园。这些荣誉的取得,标志着肇庆社会文明程度和市民素养的显著提升,也为肇庆加快建设珠三角新增长极、粤港澳大湾区面向大西南门户枢纽注入了强大精神动力。

    文明之光,照亮奋进之路。站在新的历史起点,肇庆市精神文明工作将继续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工作导向,以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根本,努力打造信仰坚定、崇德向善、文化厚重、和谐宜居、人民满意的文明城市,书写着新时代的文明答卷。

    相关阅读:2025年“我们的节日·重阳”全省重点示范活动在肇庆启动

    撰文:卢舒曼

    策划:赵进

    统筹:吴帆

    【作者】 卢舒曼;卢逸轩

    【来源】 南方报业传媒集团南方+客户端

    举报

你的回答

单击“发布您的答案”,即表示您同意我们的服务条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