布鲁莽藤
当年的岭南首府,宋徽宗封地,如今却成了珠三角最落寞的城市。
这事儿得从宋徽宗赵佶说起。这位书画皇帝在登基前被封为端王,封地就在如今的肇庆。他对这片土地格外上心,不仅亲笔题写“肇庆府”三字,还拨款将土城扩建成砖城,这才有了如今肇庆古城墙的雏形。当时的肇庆有多风光?作为岭南唯一的府级行政区,它不仅是军事重镇,更是中原文化与岭南文化碰撞的前沿。意大利传教士利玛窦当年就是从澳门沿西江而上,在肇庆开启了他的中国之旅 。
可谁能想到,这份荣耀在明清时期逐渐褪色。两广总督府虽然驻肇庆182年,但随着广州对外贸易的兴起,肇庆的地位开始动摇。到了近代,珠三角其他城市凭借改革开放的东风迅猛发展,而肇庆却因地理位置偏西、交通不便,逐渐被边缘化。2025年一季度数据显示,肇庆GDP增速虽达5.5%,但总量仍居珠三角末位,人均GDP甚至低于全国平均水平 。
不过,肇庆的落寞并非全因外部环境。端砚产业的兴衰就是个缩影。作为中国四大名砚之首,端砚曾让肇庆名满天下。但随着老坑石材枯竭,传统匠人青黄不接,这个千年产业一度陷入困境。直到近年来,年轻一代传承人开始尝试创新:用AI设计砚台图案,将边角料制成猫爪冰箱贴、白端石饰品,甚至推出AR交互砚台,才让端砚重新焕发生机。可即便如此,整个端砚产业年产值仍不足40亿元,不及珠三角一个中型工厂的规模 。
更值得深思的是政策导向的偏差。早在上世纪90年代,珠三角其他城市就开始布局电子信息、智能制造等新兴产业,而肇庆却长期依赖传统农业和重工业。直到2011年提出“两区引领两化”战略,才开始大力发展肇庆新区和高新区。如今,肇庆新区虽已引进小鹏汽车、瑞庆时代等龙头企业,外贸进出口额更是飙涨162.2%,但相比深圳、广州,产业集聚效应仍显不足 。
当然,肇庆也在努力破局。通过全域土地综合整治,打造大湾区(高要)预制菜产业园;依托鼎湖山、七星岩等生态资源,发展文旅研学产业;甚至在农村推广“光伏+建筑”模式,让村民坐享“阳光收入”。这些尝试虽初见成效,但要在珠三角激烈的竞争中突围,还需更精准的战略定位和长期投入 。
各位读者你们怎么看?欢迎在评论区讨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