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开庙祭孔!”9月28日,一场以“尊圣崇德,礼赞湾区”为主题的文化品牌活动在肇庆市德庆县举行。
这是德庆县在德庆学宫(孔庙)举行的纪念孔子诞辰2576周年活动,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营造尊师重教、崇文尚德的社会氛围,提升德庆学宫(孔庙)祭孔非遗品牌影响力,助力粤港澳大湾区文化融合发展。来自山东曲阜孔庙、香港、澳门、省内外孔子后裔代表及全国各地的游客参加祭孔活动。
本次纪念活动以“尊圣崇德 礼赞湾区”为主题。
德庆、山东两地携手守护儒家文化
打造粤港澳大湾区文化品牌
上午9点30分,德庆学宫(孔庙)棂星门前鼓乐悠扬,醒狮跃动起舞。随着典礼官宣唱:“开庙祭孔”,庙门徐徐开启,由礼乐旗阵队、六佾舞队、十二哲队等组成的队伍有序行至大成殿前,纪念活动拉开序幕。36名六佾舞表演者左手持龠,右手持翟,以“六行六列”的古制阵列在编钟古琴合奏中移步换形。
德庆县在德庆学宫(孔庙)举行纪念孔子诞辰2576周年活动。
德庆学宫(孔庙)每年祭孔活动分为春、秋两季,严格遵循古制,共有迎神、初献、亚献等六个仪式,通过吟唱、诵读、歌舞等形式,表达对先师孔子崇高的敬意与追思。
肇庆德庆地处大湾区与大西南的连接节点,既是岭南儒家文化的重要发源地,也是大湾区文化辐射的窗口。
“我们愿以此次祭孔为契机,深化与山东曲阜的文化交流,加强与港澳的文化互动,通过研学、展览、诵读等活动,增强青少年文化认同,将祭孔活动打造为大湾区文化品牌,赋能高质量发展。”德庆县委常委、宣传部部长罗有茂表示。
活动现场。
活动中,山东曲阜孔庙代表向德庆学宫(孔庙)捐赠素有“国之瑰宝”盛誉,由钧瓷凝铸而成的孔子圣像和极具历史与文化价值的祭器香鼎。德庆县也向山东曲阜孔庙回赠德庆“龙母贡”文创产品和德庆学宫文创产品。
双方互赠文化信物,共同纪念先师,印证了儒家文化从齐鲁到岭南的传播脉络,更是两地携手守护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见证。
山东曲阜孔庙代表孔繁春表示,“作为孔子后裔,从山东曲阜来到德庆参加祭孔活动,我感到非常高兴和激动,以孔庙作为纽带,双方在经济、政治、文化上加强交流、互相融合,对于促进地方发展意义重大。”
活动现场。
“祭孔活动已成为粤港澳大湾区的重要文化品牌,这种共同的文化体验将有力促进大湾区人民心灵契合,为区域融合发展奠定基础。”香港孔教学院常务副院长陈志良说。
现场,山东曲阜、香港、澳门及德庆县嘉宾共同参加孔子“手植柏”浇水活动。
这棵手植柏是2024年3月在山东曲阜孔庙大成殿院,采集“先师手植桧”枝条接穗曲阜孔庙一级侧柏散生苗砧木,在去年秋季孔子中移栽到德庆学宫(孔庙),如今,这棵手植柏长势良好,犹如一座桥梁连接起山东与德庆,让儒学文化在传承中发扬。
省级非遗吸引湾区青年
千年文庙焕发崭新活力
纪念孔子诞辰活动是广东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也是德庆县重要文化活动之一。
今年是孔子诞辰2576周年,纪念活动以“尊圣崇德 礼赞湾区”为主题,同步进行全球“云祭孔”网络直播,开展“九州同祭”等主题直播连线活动,带领全球网友沉浸式感受儒家思想。此外,活动期间还举办了传统文化主题晚会,让群众在歌舞戏曲间感受儒学风华。
德庆学宫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岭南现存最古老的孔庙之一。
值得一提的是,德庆学宫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岭南现存最古老的孔庙之一。近年来,德庆县坚持“保护为主、活化利用”,推动德庆学宫祭孔活动规范化、特色化发展,已入选省级非遗项目,目前,正积极申报国家级非遗项目,让千年文庙焕发新活力。
近年来,德庆学宫(孔庙)乘借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的东风,已发展成为粤港澳大湾区青少年传统文化教育与研学实践的重要基地,精心打造“春秋祭孔”“港澳青年肇庆(德庆)同心行—‘启蒙人生’香港学子开笔礼”等品牌活动,吸引了大批港澳学子及游客前来感受儒家文化,增进大湾区民众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认同感、归属感。
今年6月,德庆县成功入选广东省第二批整县推进农文旅融合发展试点。接下来,德庆县将扎实推进农文旅融合发展试点工作,依托龙母文化、儒家文化等历史文化底蕴,谱写农文旅融合发展新篇章,为人文湾区发展、“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工程”建设注入动能。
南方+记者 刘舜欣
通讯员 梁杰
图片由德庆县融媒体中心提供
【作者】 刘舜欣
【来源】 南方报业传媒集团南方+客户端
举报